1. 概要
a. 背景
印度尼西亞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創辦人釋學源法師, 受戒於台灣新竹玄奘大學。 長於蘇門答臘東岸海濱漁村, 學源法師自幼即活躍於當地佛教青少年團體, 展露領導創新能力。 少年出家後法師一直志在濟世,誓願於 “國中成佛”, 於1998年起即以北蘇門答臘首府棉蘭為根據地,先成立日月精舍慈善基金會辦裡慈善診療所急難救助等及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推廣社會教育環境保育清貧學童助學等計畫。
教育是一切社會改革工作之本.是基金會推廣的主要工作。 基金會先在棉蘭市東邊的Mandala與sukaramai貧民區, 為百餘名清貧學童提供全額或部分助學金, 並發願於此區建造了棉蘭市第一所佛教學校:菩提中小學, 俾使鄰近低收入家庭兒童亦享有方便的就學機會。 歷時三年的發展,菩提中小學已有從托兒所到高中部共1600位學生; 參與助學計畫的學童也已成長至三百餘人, 並於亞齊震災發生後增加至五百餘人。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也致力於校外、社會學習環境的創造。察知社區裡家庭普遍無力為學童提供課後指導甚至讀書空間的困境, 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進一步在菩提學校對面租下一座三層樓的空間, 一方面提供受助童午餐.補習.休憩等多元互動的課後活動, 另一方面其父母也得以外出工作以求脫貧自立。 每年夏天法師並親自領導以受助童為主的山林禪修野訓營, 以培養其健康、積極、獨立、親近自然、凡事動手做的人生觀。
b. 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有三大方向的長程計畫
A. 創造佛的國土
實踐佛法即生活、生活即佛法,藉由佛法教育我們如何生活才能圓滿。
B.社會福利
1.辦學〈普通中學、職業學校不分貧富貴賤人人有書讀〉。
2.醫療
3.臨終關懷
4.社會救助、貧童助學、家庭扶助、急難救助
5.成立圖書館〈書乃知識之寶藏〉
6.成立社會大學〈普遍提升全民素養,提倡終身學習.推廣全民參與公共事務〉
C.大自然界的教育保護
1.成立環境保護機構,呼籲拯救世界之肺(印尼原始林嚴重遭砍伐影響地球村自然生態)
2.成立淨土世界
A.提供環境保護並能兼顧生存的方法由此保護環境並能從中改變人性。
B.組織社團教導農民種植有機農作物平衡生態。
從菩提心曼荼羅的長程計畫我更相信如果我們來自印尼的學生將會把我們在台灣所學、無論是知識、技術、概念、人的基本做事等…,我相信印尼將會更好、在台灣所學的和印尼人民特別是少年朋友分享,我相信我們印尼人是很聰有創造力、只是沒有機會來發展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