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永美学佛之心得分享

给师公的一份心得信 ^.^
 

我先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施永美,是恒基哥哥带我来听师公的课。我想感谢师公这几个星期以来给我们上了一个“人生”课程。从此课,我学到很多东西。
 

首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师公讲的“在和别人吵架时,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是错的”这说法。原因在于,可能我们没有真真确确的道理,要不然就是我们沟通能力出了问题。
 

至今,我可能还没办法完完全全地做好这方面,不过我还是会继续努力下去,从了解我们自己到了解每一个人的性格,从说服自己到说服别人。因为当我们没法理解自己,我们怎么能奢望可以理解别人或者是被别人理解呢;当我们没办法说服自己时,我们哪来的理由可以说服别人。


其次,我学到了“要尽量提高自己,因为当我们的自会提高了,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越多、贡献越多”。我们应该多做多学,因为我们所学到的智慧是永远的、是别人抢不走的财富。


再次,就是关于把自己放在极乐世界里,初步就是不要觉得自己很倒霉。其实,大概6-7年前我就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不像师公讲得那么清楚。我高二时,总会不停地念“我今天有多么多么倒霉”。当时,我有一位朋友跟我说,“你肯定很倒霉,而且还会继续倒霉下去,因为你从来算的只有倒霉事,怎么会不倒霉呢?你应该开始数数今天的你有多幸运,那么你的运气才能一直持续下去。”
 

当时,我忽然开悟了,从此时,无时无刻,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往好的方面想,“最起码今天我怎么怎么样,我应该感谢上天保佑”。
 

我很感谢师公这几个星期以来给我们人生教导,希望我们后会有期。而在这段时间里,我希望我能把师公所教导的、这些好的东西传给别人。阿弥托佛!


愿师公一路平安。
 

敬礼,

永美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圣诺师公来印尼宣扬佛法的心得分享


十月三十一日是圣诺师公最后一天在印尼棉兰上的课,原本只想让一位菩萨写上她心得给师公,毕竟她的信仰背景与我的情形相同。后来一不小心答应了她,若她写完了心得,我也会打篇心得给师公,放到我个人部落格的网站上,起初真的难以下笔,没想到一下笔反而停不下来。

恒基心得:

自从我出社会以后,经历不少亲友的生老病死,对人从哪来,要往哪儿去以及人生中的种种,科学无法解释的事充满了好奇,透过修行,听佛法,我找到了答案,除了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也更了解自己,知道这是一条真正可以“回家”的路。

回想起上师公第一次上的课,让我记起来过去学佛的态度,起初就如初中心不甘情不愿意被拉去补习班一般,只是应付了事而心不在此,大部分的时间就呆坐,除了酸痛的时间往后延外,可说一事无成。

直至工作及生活遭遇一些困难,我的心一直在作祟,自从上了师公的第一堂课,我深深感觉到我的不足,让自己的五根六识控制我的心情,但要怎么说这半年来的挑战与事情的确我快应付不了了。有时候很想把理想当成生命去走,但问题终要解决的。

后来有个菩萨一直鼓励不断地给我提醒,提醒了师公上课的重点:活在当下,快快乐乐的生活!后来决定了去马达山受戒,那时候又更清楚自己的毛病,于是我开始试着把心思意识放下,接受师公的说法,早晚课完反倒觉得越舒服。

一切法是佛法,原来法都在自己心中,一心可以万法,必须要往自己的内心去修,由内心的体会往外去行。相较于世间的方便法,师公直接把佛法真传的究竟发用很浅显易懂的方式给我们听,让我们有机会去修行验证。

师公回台湾以后,的确很多事情一直发生,一直改变,人生的下一刻变幻莫测,我清楚了一件事情,什么是无常,但它的确是好事,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才会学习自我反省。

无论人在何处,曾答应过的事情,绝不反悔。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鼓勵棉蘭學童關心暖化 SUN PLAZA綠起來



28日,印尼棉蘭外電
7月25日-26日,將近200多位來賓,陸陸續續來到棉蘭最大百貨公司參加”SUN PLAZA GOES GREEN" 的活動。SUN PLAZA的行銷公關部經理Ang-Fu Shen表示,「非常感謝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協助承辦,在印尼如果沒有像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這樣的團體協助,他們很難舉辦這樣有意義的環保活動。」
SUN PLAZA除了經營百貨公司外,旗下也有Medan Community、Starbucks、The Body Shop的事業。為了鼓勵更多人關心全球暖化的議題,特邀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辦理此次的活動。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向來致力於印尼環境保育,承辦本次活動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的祕書吳恆基說。「這是SUN PLAZA第一次主辦有關保護環境的活動,現場的大人小孩玩得很開心之外,也認識更多的關於全球暖化的議題。」
現場播放盧貝松之搶救地球的紀錄片 ,學童看到許多地球暖化現象的照片與相關簡報資料,並引導小朋友玩遊戲及畫畫的活動。許多來自於棉蘭菩提學校的學童,原本就有些野外動植物的概念,許多大人叫不出口的動物名稱,小朋友都還叫得出它們的名字。吳恆基表示雖然在場人士對於全球暖化並無很深的概念,但是看到這些資料都非常地感動。
吳恆基表示,這是完全由SUN PLAZA 贊助的免費活動,由於活動反應熱烈,SUN PLAZA也允諾讚助第2場的經費,約在1個半月以後舉行。

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來台四年的心得-林立玲



我是林立玲,出生在印尼蘇北的棉蘭省,家中有5個人:父親,母親,一個哥哥,一個弟弟和我。父親從事自營生意,母親在家做手工產品,家庭小康。自小出生在一個幸福的家庭,家中雖不富裕,卻充滿了和樂的氣氛。父母親對於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講究言行合一的教育,也常告誡我們做人要懂得飲水思源,這些觀念都深植在我的價值觀中。從小學、初中、到高中,我都在印尼的SUTOMO1學校讀書。高中時,開始認識佛教,常常到佛堂當志工及學習社會服務,在高中三級、成經當過兒童班的社長。2004年由於發生南亞海嘯,印尼遭受嚴重傷害,而菩提學校的學源法師正好要甄選一批學生至台灣求學,我很幸運的錄取了,才有這個機緣來此讀書,很珍惜這個機會。

一開始剛來台灣,個人發現,台灣人是非常親切而樂愈幫助、很有紀律與比此尊重。從社會上、文化、建築,自己所看到的,我覺得台灣是一個很創意的國家。雖然只個小島,可是能往國際方面去發展與競爭是不可事議的。

在台灣求學過程,我個人覺得累積不少豐盛的經驗。由於在朝陽科技大學修休閒事業管理系。一開始本身對休閒產業不算很了解,慢慢地在學習過逞,我對休閒很非常興趣,而希望我學了這門課之後,能夠好好的在自國家(印尼)從事發展觀光產業。因為休閒產業本身的方向是很知識淵博,從觀光到運動休閒都包括在裡面。對我來說,個人比較興趣往餐飲管理與生態旅遊。所以如果有機會,個人有理想能夠創造一個“治療花園”。花園裡開小木屋餐廳,讓大家能夠享受培育的值物料理,配上香草茶與手術咖啡。除了豐盛的美食,有解說導覽會帶你回到自然,而特別是有空間可以讓您冥想。除了之些之外,個人也很喜歡藝術方面,所以也希望以後自己有藝術朗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雖然本身走休閒產業方面,而自己認知現在的社會人士比較喜歡往建康的主題,而地球暖化的問題,從事自己想做這一方面。除了可以帶大家保護自己而可以帶大家一起保護這個世界,沒有值物人是無法生存在這個世界。

過了四年,在學校也成經跟其他外籍學生交流過,像美國、馬來西亞、中國、印度等,可以讓我多認識不同的國家,是我人生一輩子只這機會能在這國家學習不同的文化。所以個人很希望能夠有機會繼續在台灣就讀,以及本身認知還沒有專業能力,要是自己想成真自己的理想,會有困難。而覺得人生都是要不斷的學習才會不斷的成長。
從我自小就培養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天性樂觀的我,喜歡休閒活動,在同學之間總是扮演著協調與溝通的角色,也學會和不同個性的人一起工作學習。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事務,無論遇到什麼的困難,都會想盡辦法克服,努力的達成目標。

來台四年的心得-傅亞基



我是來自於印尼的蘇門答臘島蘇北省棉蘭市,來台灣求學一年級的時候是我這一輩子最難忘的一件事,我好想外星人老到這個地球上,不懂人家在說什麼。在台灣慢慢的適應個種不同生活方式及文化,台灣是個非常適合讀書的環境,除了在課堂學到老師所教的東西,老師也讓我們去實習,這樣的讀書效率更佳。我們也能夠用我們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日常生活裡,也能夠累積更多的經驗,提升我們學生的競爭力。在台灣我也去了不少的光光地區,包括玉山、阿里山、八卦山、日月潭、墾丁、勤景農場、Taroko國家公園、等,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台灣非常美,出了風景之外也有非常多不同的文化及當地的小吃。
畢業之後,我會先回到印尼, 其實我也想要繼續念研究所,但是我因為想要幫忙提升家庭的經濟所以我會先工作,累積更多的經驗。讓後我也想要存錢在印尼的國立蘇北大學念研究所,就讀的所是關於農業方面。我覺得印尼的農業發展的空間非常有前途,而且印尼的自然資源條件非常好。除了提生產量也能夠幫他們行銷。

來台四年的心得-吳小媚



對我而言,在台這四年是我一生中最珍貴及最美好的回憶。四年,轉瞬而逝;人生旅途的一站─大學,即將走完。還記得一年級的時候,我仍然不斷地學習,漸漸適應這裡的環境、一步步克服接踵而來的困難。無論是在課業上、語言上或生活上的種種。有時都讓我深感挫折及恐懼。畢竟是來自於不同的國家而若沒有大家的鼓勵、包容和提攜,我將沒有勇氣來面對這一切。從大家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該努力的方向。由於大家給我們的熱情,因此讓我愛上了這充滿人情味的小島。真的很感謝環球技術學院,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所有幫助過我們、愛我們的人。因為你們,讓我們生命中增添幾許色彩。我們一定銘記在心,永世不忘。

來台四年的心得-吳恆基



來台灣留學、基本上,我的觀念說出了這四年以來的懷抱憧憬,青春年少飛揚,快樂,痛苦,孤寂與成長經過的美,呈現了青少年潛力,塑性與能耐。

台灣雖然不是我出生而成長的地方、但我在此才能有所改變、才能探索自己。在此我更能夠瞭解我有多幸運又幸福。每個人有他的夢想而實現、我有我的夢想、有自己的希望。我希望有美好的生活、多元智慧和多方學習、將能進入社會而貢獻。

環球技術學院、雖說只一所技術學院,但此地我獲得了不少支援與支持。我在環球技術院就讀環境資源管理系。實說、第一年,上課很辛苦,也曾經多次的挫折,因我在國、高中時是學校的全三名,不過來到台灣,無法吸收課堂上老師講課的內容,因語言不通與台灣本地生很難相處。

在臺灣留學我發現,除了多聽,多看,多讀,多學,多多益善之外…需要恆心努力積極向上自我充實,不斷面對困難,我相信凡事是我們所能想像並且相信的,終必能夠實現。另外,我很贊成也很鼓勵有能力的青少年朋友,同一個國家(印尼),能勇敢的踏出第一步, 出國來台灣留學,花費四年年的時間,拓展自己的視野,體會不同學制,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求學方式,除了語文(中文)能力的進步之外,臺灣人情溫暖,可增進 對人性的認知,不同人種的風格和另類的社會情境,可以激發潛能,導引出靈活的思考。敞開我心胸面對世界,熱情地融入臺灣的生活,僅僅這四年的豐富經驗就讓 我學到「千金難買不到的信心,勇氣及樂觀坦然的處世態度!」我也會旅居臺灣四年,卻未曾留下雪泥鴻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如果我們不用心去觀察和 體會,即時走遍全世界,也不會有什麼感覺!

雖然我本身並不是很快適應臺灣生活環境,因為這是文化環境變化的問題,是我及早已經作心理準備的`,文化本來就是格有優異的,到國 外的人,當然多多少少享受過國外文化美好的一面,但也會嘗到或看到聽到錯惡的一面,因此,我發現我不能偏執一方,要放寬心胸,把別人文化的優點拿來借鏡, 更可以對照出自己文化的優劣在那兒,遇上文化上不同時,我自己覺得我應保有活潑的心去融入,並打入圈子。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及台灣政府給我們這非常珍 貴的機會來台灣留學,並不是讀四年就算了四年,因為基金會與臺灣政府並不希望印尼學生只來台灣學習,然後一走了之,於我的看法來說,大家認為我們既然來到 這裡,就成了這裡的一部分,也應該參與和貢獻我們一份力量,這是我們基本原故來台灣讀書。而且將來印尼教育對自前之問題有所正確的方案而不是走一步就算一 步。

在此我特別感謝: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
中華民國教育部
中華民國青年輔導委員會
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
環球技術學院
台灣梵音公益協會
智者文教基金會

這四年提供給我機會成長,是我一生永不忘的經驗!
謝謝您們!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台灣、印尼攜手合作救雨林

本報2009年6月15日台北訊,呂苡榕報導

上周(11日),印尼菩提心曼陀羅基金會(簡稱菩提心)創辦人法師釋學源及一群受台灣援助的印尼籍學生造訪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為往後雙方共同守護雨林的工作做初步的準備。這群學生目前正以騎腳踏車方式環島,學生代表吳恆基說「我們希望在回去印尼前,以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台灣的感謝」。未來他們也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合作,研究以「信託」方式投入拯救雨林的工作。

2004年南亞海嘯後,由印尼華人佛教團體菩提心資助一群印尼留學生來台就讀,其中多數是海嘯受災最嚴重的印尼亞齊省。今年這群學生即將畢業回到印尼,其中就讀環球技術學院環管系的吳恆基,成為環球學院首位考上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系研究所碩士班的學生。

位於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森林資源。但這廣大的生態卻面臨空前危機,吳恆基說,1950年印尼雨林面積多達1億6千公頃,到了2007年則只剩下5千多公頃,因為當地以「焚燒雨林」的方式開發土地,另外政府容許外國財團到此大量砍伐雨林出口國外。

釋學源表示,許多跨國企業在印尼砍樹,卻沒有帶動當地經濟,為了拯救雨林,他們試圖從兩方面著手,一邊對已遭破壞的地方進行復育;一方面募集資金以信託方式保護雨林。除此之外,也培育更多關心環境的年青人,彌補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

印尼有許多國外的NGO團體在當地進行研究,但是十幾年過去,印尼的雨林從以前一分鐘消失一個足球場面積,到現在一分鐘消失十個足球場。釋學源說,「他們越研究,我們過得越糟」因為他們不了解印尼,只將西方模式套入印尼當地。因此他們試圖向海外取經,靠自己的力量保護這些地方。

2007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得知印尼狀況後,試圖以環境信託方式募集資金,將雨林買下並妥善保護管理,以減緩雨林消失的速度,並結合棲地研究、有機產業等方式運用,保留當地生物多樣性。

由於印尼當地法令規定-般外國人不得持有土地,因此協會便與長期在印尼亞齊、棉蘭一帶進行社福與環保工作的菩提心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帶著拯救雨林的信念,研究以「信託」方式進行保存雨林。由協會負責籌款,委由菩提心負責購地及保育計畫之執行,為雨林保育計畫踏出第一步。

對於這次的接觸,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陳瑞賓表示,雙方都希望能保護這個地方。目前只是初步的接觸,未來希望能夠與印尼方面有更多溝通,找出最佳解決方法。